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应该如何去增长自己的智慧?有以下建议:
第一,诵读开智慧。大家注意在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模式当中,早期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“诵读”。其实这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,更不是对一些文字的生吞活剥,诵读本身其实是一种综合性的训练,是一种深层的大脑开发。诵读过程可以刺激大脑皮层,甚至唤醒深层潜意识,形成稳定的神经链路,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智慧增长的过程。
第二是,慈悲开智慧。在日常的工作生活过程中,对人、对事儿、对世间万物都保持慈悲之心,能够理解他人的感受,同情他人的遭遇,在力所能及范围之内去帮助别人。进一步来说会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,关心身边的花花草草、蜜蜂小鸟。这种慈悲之心一方面让人境界提升,格局放大;另外一方面还可以让一个人负能量消失,烦恼解除,心生欢喜。如果一个人心中没了慈悲之心,那么就算能力再强、技能再高,也会走上歪路邪路,走上“下坡路”。
第三就是,传播开智慧。大家看这“智”字怎么写,上面一个“知”,下面一个“曰”,“知而能曰者为智”。如果想让自己掌握得更深,理解得更透,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传播给别人,认认真真地跟别人去分享。苹果我有一个,我给你我就没有了;知识我有一个,我分享给你了,我自己就真正拥有了。传播的过程本身就是加深理解、加深掌握的过程。
第四就是向历史借智慧。我们都听说过一句话,“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儿”,我们相信历史不会重复它的事实,但历史会反复重复它的规律,一个人通过看历史、学文化就可以掌握规律,少走弯路。当然了,这种学习不是从人物到人物、从故事到故事流于表面的看热闹,而是借助一些理论知识、一些思维工具。比如说依据管理学、心理学或博弈论去分析现象、分析人物、分析故事,能够做到去粗取精、去伪存真,透过现象看本质,透过人物抓规律,这个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进步意义重大。
最后总结:要想增长智慧,一定要把握好四个要点,就是诵读开智慧,慈悲开智慧,传播开智慧,还有向历史借智慧。